颐和园

颐和园

一、 目的地概览 #

1.1 精彩速览 #

颐和园(The Summer Palace),是中国清代皇家园林,原名清漪园,位于北京西北郊,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本骨架,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精髓,是保存最完整、规模宏大的中国古典园林。它集自然山水美和人工建筑美于一体,被誉为**“皇家园林博物馆”,是探索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和帝后生活**的必到之地。

1.2 推荐理由 #

  1. 世界文化遗产与园林巅峰:颐和园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,其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和精巧的借景手法世界闻名。

  2. 宏大山水格局:园内约四分之三为昆明湖水面,营造出烟波浩渺的意境;万寿山巍峨耸立,山上的佛香阁是全园的制高点和标志性建筑,气势磅礴。

  3. 清代历史见证:这里曾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、避暑疗养的主要场所,也是清朝末期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,历史意义非凡。

  4. 长廊彩绘与建筑奇观:全长$728\text{米}$的长廊被列入《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》,其上绘有上万幅精美彩绘,串联了山脚下主要的亭台楼阁,是建筑艺术的杰作。

  5. 四季皆宜的美景:无论是春日西堤的柳绿花红,夏日荷花的清香宜人,秋日金色的山林,还是冬日昆明湖上的**“金光穿洞”**奇景,颐和园的四季都美不胜收。

1.3 最佳旅行时间 #

颐和园四季景致分明,各有特色,但春秋两季(3月至5月,9月至11月)是体感最舒适、景色最宜人的时间。

  • 春季(3月-5月): 柳枝吐绿,桃花、玉兰、丁香等花卉盛开,尤其适合在西堤知春亭观景。

  • 夏季(6月-8月): 昆明湖荷花盛开,湖风习习,可在湖上泛舟,但需注意避开正午酷暑。

  • 秋季(9月-11月): 万寿山层林尽染,红黄交错,景色壮丽,天空高远,适合摄影和登高。

  • 冬季(12月-次年2月): 冰封的湖面和白雪覆盖的佛香阁别有一番韵味,特别是冬至前后傍晚的**“金光穿洞”**现象,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拍摄。

月份

月均温 (C)

降水量 (mm)

季节特色

4月

14.5

20.2

春花烂漫,气候温和,适合长时间徒步。

8月

25.8

170.9

荷花盛开,但湿热,需防暑防晒。

10月

13.3

25.5

秋高气爽,山水色彩最丰富,游览体验最佳。

1.4 建议游玩天数 #

  • 一日深度游(推荐): 覆盖万寿山前山(佛香阁、排云殿)、昆明湖(长廊、西堤六桥)以及后山后湖(苏州街、谐趣园)。游客可充分感受山、湖、园林的全部精华。

  • 半日精华游: 仅游览万寿山前山和长廊区域,或环绕昆明湖东岸和南岸,适合时间紧张的游客。

  • 两日悠闲游: 第一天走完核心区和东宫门区域,第二天重点游览后山后湖耕织图等相对幽静的区域,并安排船只游览,深入体验皇家园林的精致生活。

二、 地理与气候 #

2.1 位置境域 #

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,与圆明园紧邻,是北京市重要的历史文化区域。

  • 相邻地区:东临中关村科技园,西靠香山和玉泉山,北接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。

  • 地理坐标:公园主入口(东宫门)约为东经 16′ 18”,北纬 59′ 46”。

2.2 地形地貌 #

颐和园的地形地貌是人工山水园林的典范,充分利用了自然山水。

  • 核心地貌:以万寿山(原名瓮山)和昆明湖(原名西湖、瓮山泊)为核心。万寿山相对高度约,是燕山山脉的余脉,由人工和自然山体结合。昆明湖水面达,是北京市区最大的湖泊。

  • 山水格局:采用**“一山一湖”的经典布局。万寿山是后山,象征“靠山”,建筑群沿中轴线层层递进;昆明湖则模仿了杭州西湖的景色,湖中有南湖岛**,以十七孔桥连接,构建了宏大的水景系统。

  • 建筑分布:建筑主要集中在万寿山前山和昆明湖东岸、南岸。

2.3 气候特点 #

颐和园所在地北京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气候变化显著。

  • 四季气候:春季干燥多风,夏季炎热多雨,秋季晴朗凉爽,冬季寒冷干燥。

  • 温差:春秋两季昼夜温差较大,夏季中午炎热,但早晚舒适。

  • 降水:年降水量集中在7月和8月,此时游览需注意防雨。

  • 出行装备建议

    • 春秋季:轻薄外套、长裤、防风衣物。湖边风大,需适当保暖。

    • 夏季:遮阳帽、太阳镜、防晒霜、轻便雨具、防蚊液(湖边蚊虫较多)、透气鞋。

    • 冬季:羽绒服、保暖内衣、围巾、帽子、手套。冰雪天气注意防滑。

    • 通用身份证件(用于预约和入园)、舒适的徒步鞋(园内面积广阔,步行距离长)。

三、 历史文化 #

3.1 历史沿革 #

  • 初建(金代):颐和园地区最早是金代皇家的行宫,称金山,有玉泉山泉水汇入。

  • 清代早期(乾隆时期):清朝乾隆皇帝为孝敬母亲,在乾隆十五年(1750年)开始大规模修建,历时十五年建成,命名为清漪园。此时园林达到鼎盛时期。

  • 第一次浩劫(咸丰十年):1860年,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,园林遭受毁灭性打击。

  • 重建与更名(光绪时期):清光绪十四年(1888年),慈禧太后动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建,历时十年,于光绪二十年(1894年)完工,并更名为颐和园(“颐养冲和”之意)。

  • 第二次浩劫(光绪二十六年):1900年,八国联军侵入北京,颐和园再次遭到破坏。

  • 现状:1924年,颐和园对外开放,成为公园。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多次拨款修缮,恢复了大部分景观,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。

3.2 地名由来 #

  • 清漪园:乾隆皇帝取**“清澈的湖水,泛起涟漪”**之意,希望在此地休养生息,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。

  • 颐和园:慈禧太后重建时,取**“颐养冲和”之意,强调在此地修养身心,以求健康和长寿。“颐”**字有保养、调理之意,符合皇家养生的理念。

  • 昆明湖:乾隆皇帝仿效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历史典故,将湖泊命名为昆明湖

3.3 民族文化 #

颐和园是清代皇家文化汉族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体。

  • 皇家礼制东宫门区域的仁寿殿是皇帝和慈禧太后处理政务、接受朝贺的场所,体现了严格的清代宫廷礼制

  • 江南园林精髓:园林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大量借鉴了江南苏杭的园林元素,如苏州街西堤六桥(仿西湖苏堤),体现了清代皇帝对江南文化的喜爱。

  • 佛教信仰万寿山上的主要建筑群是以佛香阁为中心的藏传佛教建筑,如智慧海等,反映了清代皇室对佛教(特别是藏传佛教)的尊崇。

  • 节庆活动:清代在颐和园会举行盛大的万寿节(皇帝生日)和千秋节(太后生日)等庆典,以及皇帝在湖上阅兵和赏荷等活动。

3.4 特色方言/语言 #

颐和园位于北京,使用的主要是北京话(Mandarin)。游客可以在周边餐馆或老字号商店听到地道的儿化音。

  • 实用北京话/礼貌用语

    • 问候:您好 (nín hǎo)

    • 谢谢:谢谢 (xiè xie)

    • 真棒/好极了:太棒了 (tài bàng le) 或 真地道 (zhēn dì dào)

    • 借过:劳驾 (láo jia)

    • 询问价格:这个多少钱啊 (duō shǎo qián a)?

四、 核心景点与体验 #

4.1 景点分类列表 #

类型

景点名称

亮点简介

人文古迹

佛香阁

万寿山制高点,全园标志性建筑,八角三层四重檐,是供佛的楼阁。

自然风光

昆明湖

占据全园水域,烟波浩渺,可泛舟,景色开阔,仿杭州西湖

人文古迹

长廊

全长,有多幅彩绘,连接山麓和湖岸,是世界最长的画廊。

人文古迹

十七孔桥

连接东岸与南湖岛的石桥,造型精美,夕阳下的**“金光穿洞”**闻名。

人文古迹

苏州街

位于后山后湖,仿照江南水乡的商业街景,曾是清朝皇帝和后妃购物的“模拟市场”。

人文古迹

仁寿殿

东宫门入口区域,慈禧和光绪皇帝处理朝政、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。

自然风光

西堤六桥

模仿西湖苏堤,从北向南连接六座形态各异的桥,是湖上徒步的绝佳路线。

人文古迹

谐趣园

位于东北角,仿江南无锡寄畅园而建,小巧玲珑,是**园中之园**。

亲子娱乐

游船码头

昆明湖有多个码头,提供摇橹船、电瓶船、脚踏船等,适合亲子家庭。

人文古迹

石舫

位于昆明湖西北角,造型独特的石船,结合了中西方建筑特点。

4.2 每个景点的详细介绍页 (以十七孔桥为例) #

【十七孔桥 (Seventeen-Arch Bridge)】

属性

内容

简介

十七孔桥是连接东岸南湖岛的一座大型石拱桥,全长,因桥洞数为个(奇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吉祥数字)而得名。桥栏杆上有只石狮子,形态各异,雕刻精美,是湖上最引人注目的景观。

亮点

金光穿洞:每年冬至前后,夕阳低垂,阳光会穿过桥的所有个桥洞,形成壮丽的**“金光穿洞”奇景,吸引无数摄影爱好者**。石狮子:仔细观察桥栏上的只石狮子,雕刻风格独特,无一雷同。

详细地址

颐和园昆明湖东堤,连接东岸与南湖岛。

开放时间

园林区:6:00-20:00(停止入园19:00);景点区:8:30-17:00(具体以官方公告为准)。全年开放

门票价格

旺季(4月1日-10月31日):¥30;淡季(11月1日-次年3月31日):¥20;联票(含颐和园门票、佛香阁、苏州街、德和园):¥60(旺季)。

预约方式

建议通过颐和园官方微信公众号或购票平台进行实名制预约购票

交通指南

东宫门入园后,向南步行约15分钟沿湖堤即可到达。

游玩时长建议

0.5-1小时(含步行往返南湖岛)。

内部及周边攻略

最佳拍照点:站在东堤上向西拍摄,可将十七孔桥南湖岛佛香阁一同收入镜头,构成颐和园的经典全景图。日落时间:如想拍摄**“金光穿洞”**,需提前查询冬至前后日落的具体时间,并提早占位。

4.3 特色体验推荐 #

体验项目

简介与特色

昆明湖泛舟

在湖上租借手划船或电瓶船,近距离观赏万寿山十七孔桥,享受“湖光山色”的皇家体验。

长廊漫步与彩绘鉴赏

漫步世界最长的画廊,抬头欣赏上万幅山水、花鸟、人物故事彩绘,感受清代工匠的高超技艺。

登佛香阁

攀登万寿山,到达佛香阁,俯瞰整个昆明湖北京西山的美景,气势非凡。

苏州街游览

游览后山苏州街,体验古代皇帝后妃在“市井”中购物的特殊情景,感受独特的商业文化

西堤徒步与日落

沿着模仿苏堤西堤六桥(界湖桥、玉带桥等)徒步,拍摄日落时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色。

“听鹂馆”宫廷美食

在园内的听鹂馆(清代慈禧太后听戏的地方)品尝著名的宫廷寿膳和仿膳小吃。

五、 行程规划 #

5.1 经典路线推荐 #

【一日精华游:经典山湖全景】

时间

景点/活动

亮点

08:30

东宫门入园

参观仁寿殿,感受昔日朝政氛围。

09:30

万寿山前山

游览长廊,经排云门、排云殿,登临佛香阁,俯瞰全园。

12:00

湖畔休息/简餐

在长廊附近或苏州街区域用餐,或在湖边休息。

13:30

昆明湖东堤/游船

漫步东堤,参观十七孔桥,乘船前往西堤或南湖岛。

15:30

西堤六桥

沿着西堤徒步,欣赏玉带桥镜桥等,感受湖光山色。

17:00

北宫门出园

游览后山苏州街,从北宫门离开。

5.2 主题游路线 #

主题路线

核心景点与活动

适合人群

建筑与园林美学

佛香阁、长廊、十七孔桥、文昌阁、谐趣园、知春亭。

建筑爱好者、摄影爱好者。

慈禧帝后生活史

仁寿殿、乐寿堂(慈禧寝宫)、德和园大戏楼、排云殿。

历史故事爱好者、对清朝宫廷史感兴趣的游客。

湖光山色与徒步

西堤六桥徒步、昆明湖泛舟、后山后湖静心漫步。

徒步爱好者、摄影爱好者、追求休闲放松的游客。

亲子教育之旅

苏州街游览、昆明湖游船、耕织图(了解农耕文化)、德和园戏楼。

亲子家庭。

5.3 定制工具 #

(此处为网站功能建议,游客可通过颐和园官方微信小程序查看实时景点拥挤程度、开放状态和定制路线,辅助行程规划。)

六、 交通指南 #

6.1 如何到达 #

交通方式

详情

交通/接驳方式

飞机

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(PEK)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(PKX)

乘坐机场快轨或大巴至市区,转乘地铁或出租车。

火车

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等。

可乘坐地铁网络换乘至西苑站或北宫门站。

地铁

乘坐地铁4号线北宫门站(D口出,距北宫门最近),或至西苑站(C2口出,距东宫门最近)。

地铁是避开地面拥堵、到达颐和园的最便捷方式。

公交

东宫门:330、331、346、584路等;北宫门:303、346、375、563路等。

公交线路众多,但需注意站点与园区入口的距离。

6.2 本地交通 #

  • 颐和园内交通:园内面积大,但主要依靠徒步游览。昆明湖提供水上交通(游船),连接不同码头,是省力和观景的好方式。

  • 出租车/网约车:可直接导航至东宫门北宫门新建宫门等入口。周末和节假日周边道路可能拥堵,建议提前预留时间。

  • 汽车租赁/自驾:颐和园周边设有多个停车场(如新建宫门停车场),但车位紧张,建议绿色出行

七、 住宿推荐 #

7.1 住宿区域分析 #

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,周边环境优美,住宿选择多样。

  1. 颐和园/圆明园周边

    • 优点:环境安静优美,出行方便,适合深度体验园林文化的游客。

    • 缺点:中高端酒店较多,性价比略低于市中心。

  2. 中关村/五道口区域

    • 优点:交通便利,靠近大学和科技园区,餐饮和生活设施非常完善,性价比高。

    • 缺点:距颐和园有2-3站地铁距离,非步行可达。

  3. 市中心/王府井区域

    • 优点:集中了大量高端和特色酒店,便于游览故宫、天安门等核心景点。

    • 缺点:距离颐和园较远(约1小时地铁)。

7.2 酒店类型推荐 #

  • 高档酒店:颐和园旁边的安缦颐和(Aman Summer Palace)提供顶级的私密园林体验。

  • 特色住宿:中关村或五道口附近有许多精品民宿和设计感强的公寓,适合年轻游客。

  • 经济型住宿:地铁沿线的快捷酒店(如4号线沿线)是经济实惠的选择。

7.3 热门酒店列表 (根据地理位置和特色推荐) #

  • 北京安缦颐和酒店:(豪华/特色)位于颐和园东宫门旁,可直通园林,体验清代皇家生活。

  • 北京香格里拉饭店:(高档)靠近紫竹院公园,环境优美,距颐和园不远。

  • 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:(舒适/商务)位于中关村核心区,交通和餐饮便利。

八、 美食与特产 #

8.1 美食攻略 #

颐和园周边的餐饮以老北京菜和高品质的宫廷仿膳为主。

分类

必吃菜品/特色

推荐理由

菜系之首

北京烤鸭

外皮酥脆,肉质细嫩,建议搭配长廊漫步的体力消耗。推荐周边的全聚德等。

经典小吃

驴打滚、豌豆黄

传统的清宫或京味糕点,口感软糯,香甜适口,颐和园内和周边均有售。

宫廷仿膳

宫廷寿膳

仿照清代皇帝、太后寿辰时食用的菜肴,制作精美,注重历史典故。推荐园内听鹂馆

特色小吃

爆肚、炒肝

老北京风味小吃,味道浓郁,是地道的北京味道。

火锅

老北京涮羊肉

铜锅清汤涮手切羊肉,搭配麻酱小料,暖胃舒适。

  • 推荐餐厅/老字号

    • 听鹂馆:位于园内,环境绝佳,主打宫廷寿膳,价格较高。

    • 颐和园周边老字号:在西苑、北宫门附近有许多京味小吃店,可以品尝炸酱面、豆汁等。

8.2 地方特产 #

  • 值得购买的纪念品/手信清单

    • 颐和园文创:以长廊彩绘佛香阁为元素的书签、丝巾、笔记本等,精美且富有文化气息。

    • 京八件:传统的北京糕点礼盒,包装精美,是送礼佳品。

    • 老北京内画鼻烟壶/景泰蓝: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。

  • 特色购物街区/市场指南

    • 颐和园文创店:在东宫门、北宫门入口处均设有官方文创商店。

    • 苏州街:后山苏州街有小型的仿古店铺,可以购买特色小吃和纪念品。

九、 旅行贴士 #

9.1 行前准备 #

  • 预约购票颐和园实行实名制预约购票,建议提前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或购票平台预订,避免现场排队。

  • 入园证件:务必携带身份证件原件,凭证入园。

  • App推荐:推荐使用**“颐和园”官方App**,提供免费的语音导览和地图导航功能,是深度游览的好帮手。

  • 防晒/雨具:园内水域面积大,夏季湖面光照强,需做好防晒;夏季多雨,需备雨具。

9.2 实用信息 #

  • 开放时间:园林区通常在6:00开放,景点区在8:30开放。闭园时间根据季节调整,具体以官方公告为准。

  • 导览服务:可在入口处租用语音导览器,或选择人工导游服务。

  • 卫生间/休息区:颐和园内休息区和卫生间分布相对均匀,但旺季时可能需要排队。

  • 安全提示:请遵守规定,湖边注意安全,不要翻越围栏;万寿山爬山时注意台阶。

9.3 预算参考 (非旺季/节假日期间价格可能有所波动) #

档次

住宿(每晚)

餐饮(每日)

交通+门票(每日)

估算每日总花费(人均)

经济型

¥200 – ¥400 (快捷酒店)

¥100 – ¥150 (小吃/简餐)

¥100 (含联票/本地交通)

¥400 – ¥650

舒适型

¥500 – ¥900 (三星/四星酒店)

¥200 – ¥350 (特色餐厅)

¥150 (含联票/游船/交通)

¥850 – ¥1400

豪华型

¥1000以上 (五星级酒店/安缦)

¥400以上 (宫廷仿膳/高档餐厅)

¥200 (含联票/深度导览/打车)

¥1600以上

十、 荣誉称号与评价 #

10.1 官方荣誉 #

  • 世界文化遗产(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),评价其是“中国园林艺术杰作”。

  •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,中国旅游景区的最高等级。

  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
  • 世界最长的画廊(颐和园长廊被列入《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》)。

  •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

10.2 用户评价 #

颐和园在游客中享有极高声誉,普遍评价其环境优美、文化底蕴深厚。

  • 园林艺术震撼:游客普遍表示颐和园的山水格局建筑精美度令人震撼,是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绝佳场所。

  • 历史厚重感佛香阁长廊等景点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故事,教育意义强。

  • 游览体验好昆明湖可泛舟,万寿山可登高,游览方式多样化,适合各类人群。

  • 主要建议:游客建议预留充足的游览时间(至少5小时),并强调游船是游览昆明湖的最佳方式。

颐和园相关的旅行线路:

这篇介绍对你有帮助吗?
更新 2025年9月30日